备注

何以“欣旺达”?

20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全球性经济危机与北京奥运会,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起点之年,当年,“新能源汽车”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也借北京奥运之机首次开展了大规模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自此揭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序幕。到如今,中国人每买4辆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2008年,也发生了一些小事:曾毓群还在自己参与创办的ATL当着高管,但在他的努力下,ATL的新工厂落户宁德,这才有了日后脱胎于此的宁德时代。而另外一个叫王明旺的人在经济危机前遭到了严重的发展困境,正要将一手创办的欣旺达卖出去,“公司很困难,当时就想把公司卖了,但人家不要,只能自己接着做。”

如今回想起来,王明旺或许会庆幸自己那年没能将欣旺达卖出去,否则也不会有如今在动力电池领域一路狂奔的“欣旺达动力”,在动力电池前三位置争夺中和宁德时代的一众挑战者中,欣旺达动力是近年来势头最猛的一匹“黑马”。

  

在动力电池领域,欣旺达曾是个无名之辈,但近几年发展一路凶猛,黑鹰光伏统计,从2022年2月、8月到今年6月欣旺达动力共完成了三轮融资,募集金额分别约为24.3亿元、80亿元和16.5亿元,1年半内融资超120亿,在今年6月的最新一次融资后,欣旺达动力投后估值已达355亿元。同时,其背后股东也有众多一线汽车厂商,包括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三强”,也有传统汽车厂商上汽、广汽和东风。

2019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冲进国内前十,但2020年又跌出前十榜单。2021年,再次冲进国内前十,自此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SNE Research统计数据,2022年欣旺达动力电池以9.2GWh的装车量位例全球第九、国内第五,而且欣旺达以253.2%的增速领跑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1.8%的市占率相对2021年也实现了翻番。另外,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3年1-5月,欣旺达装车量3.01GWh,市占率2.53%,位列国内第六。

   
   

成为新能源汽车一线厂商的一供也在不断缩小欣旺达动力与第一梯队的差距。去年,就有消息称欣旺达动力成为小鹏A供,小鹏将在其中大型SUV车型G9中使用欣旺达的4C(4倍充电效率)动力电池,在今年6月份有投资者向欣旺达提问提及该问题,欣旺达回复中疑似作出确定回应,“公司系业内首批推出超充电池并率先实现量产的动力电池厂商,合作客户覆盖海内外头部客户及新势力车企。”

而早在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欣旺达已启动动力电池业务的分拆,分拆后的动力电池公司将于2023-2024年启动IPO。而过去一年多时间欣旺达动力在融资和市场份额一路“高歌猛进”,另外,黑鹰光伏在企查查中发现,今年6月,欣旺达旗下动力电池业务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已经更名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超级独角兽欣旺达动力正来势汹汹!

华强北“笨小孩”:两度创业失败,一场大火赚来第一桶金

“笨小孩也能创造奇迹。”

在去年爆火的《奇迹·笨小孩》,千千万万深圳创业者化成了主人公景浩,其中也包括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他是千万深圳创业者中的“笨小孩”,也是动力电池领域一众企业家中的“笨小孩”。

与比亚迪王传福、宁德时代曾毓群、国轩高科李缜和亿纬锂能刘金成一样,王明旺也是从农村闯出来的企业家,而且五人都同属“60后”人,其中李缜和刘金成最大,同是1964年生人,王传福、王明旺、曾毓群依次间隔一年,分别是1966、1967和1968年生人。我们姑且称之为锂电领域的“五巨”。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缜、刘金成、王传福、王明旺、曾毓群)
 

不同的是,另外四位都通过大学迈出了改变命运轨迹的第一步,而王明旺则没那么幸运,出生广东茂名一个农村之家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就要走出社会谋求生计,当时身上只揣着几十块钱的他踏上了一辆开往深圳的大巴车,一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大巴。

与大多数远走他乡的人一样,入厂打工是解决生计的普遍选择,初到深圳的王明旺进入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起早贪黑,日复一日重复着早上八点到凌晨一点的打工生活,工作繁重得半年也不曾休息过,那时他就重复着这种毫无盼头的日子,这也一点点催生了他心中创业的念头。

恰逢那时又遇上邓小平92南巡后在全国掀起的那波下海经商潮,在“锂电五巨”中,有四个都受此影响纷纷下场创业,其中,王传福在1995年从手机电池切入开始创业,刘金成则从1994年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失败的创业尝试。王明旺和李缜是五人中创业最早的两位,都是在1992年。

与刘金成一样,王明旺初次创业是失败的,而且再创业再失败,直到第三次创业才真正走上正轨积累了并完成了人生的资本积累。1992年,25岁的他发现模具市场供不应求,便拉着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生产模具的“小作坊”,当再公司稍有起色时,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主管客户资源与业务市场的合伙人提出分家,第一次创业就在1年内以失败草草收场。

尽管如此,王明旺依然一身斗志,当时中国大地正流行“大哥大”,他又迅速了发现了新的商机——倒卖大哥大手机电池,背着装满电池的双肩包就在华强北一带去销售。很快,看好手机电池市场的他1993年就再次拉上同学创办了佳利达电子加工厂,直接生产用于手机、传呼机等通信产品的锂电池,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但同样的“戏码”再次出现,1994年公司利润近百万元,王明旺主张将利润投入新产品研发,而负责市场的同学不同意并提出分家,比首次失败幸运的一点是,合伙人拿走了利润,但王明旺保留了工厂和设备材料,继续从事手机电池的生产、批发和零售。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日本企业就长期深耕于电池领域,并在全球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索尼则是当时消费类锂电池市场的龙头企业。黑鹰光伏此前也报道过,王传福、刘金成早起的起家资本都来源于此,曾毓群在创立宁德时代前参与创办的ATL切入的也是消费类锂电池,尤其是手机电池。本土品牌的手机和各类电子产品也在九十年开始逐步崛起,连带着巨大的锂电池市场空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已经两次创业失败的王明旺迎来了一个的市场机遇,抓住了人生首桶金的一个契机,说是契机也是巧合。1995年索尼电池厂一场意外的火灾将其厂里的100万块电池一把烧尽,严重的电池供应短缺导致当时市面上电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那时已经有较高市场敏锐度的他在常人眼中的饭后谈资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立马四处联络终于对接上一个电池材料供应商,并用当时身上的所有积蓄买下他们所剩的全部电池材料,再组装成电池后投放市场。王明旺也从中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这也成为了他第三次创业的启动资金。

第三次创业:手机电池发家,一步步进入核心厂商供应链

1997年,迎来三十而立之年的王明旺拉上堂弟王威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一起创立深圳市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而且,已经有过两次失败教训的他这次牢牢拿住了控股权,股东仅有兄弟两人,而且分工明确,王明旺担任总经理主内,王威负责市场开拓主外。

“锂电五巨中”,除了国轩高科李缜,另外四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早期起家阶段都跟手机电池有关,1995年王传福创业就是从镍镉电池做起,当时被广泛应用于手机中,上世纪90年代末,更轻、更薄、无毒且能量密度更大的镍氢电池开始大面积替代镍镉电池,千禧年之交时,锂电池开始登场逐步成为如今我们普遍使用的手机电池,1999年曾毓群参与创办的电池公司ATL做就是手机锂离子电池,2001年刘金成也是从此切入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1997年,正值镍氢电池替代镍镉电池之际,王明旺选择的也是镍氢电池,在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前,镍氢电池被广泛运用于手机、随身听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在锂电池逐步起来后,王明旺也将欣旺达业务调整为以锂电池模组PACK为主,作为电池产业下游环节,主要是从国外购买电芯再进行二次组装后往市场销售,在我国电池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很多国内不具备生产电池电芯的厂商早期发展,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最初的起步。

拿下康佳是王明旺事业开局的关键一战,争取进入飞利浦供应链则让王明旺印象深刻。这也让王明旺深刻认识到:进入大客户供应链而获得示范效应,能有力助推后续的市场开拓,推动企业的快速成长。这后来也被其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开拓。

1999年,王明旺在一次偶然机会中获悉康佳准备生产自主品牌的手机,面对当时已是上市公司的康佳,那时力量不强的他尽管对自己公司仍是悬殊差距较大的小厂抱有顾虑,但还是主动迈出了上门寻求合作的一步,初次洽谈出来后他就带着团队奋战21天为康佳研制出了电池样品,最终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成本相对同类电池均值低30%的价格优势,成功跻身康佳手机供应链,为日后的市场开拓获得了上市公司客户的背书。

两年后,事业逐步有所起色的王明旺再次毛遂自荐,这次的对象换成了当时飞利浦,尽管他不再为外在的不足所困扰了,但这次合作还是没有康佳那次顺利。2001年,手机行业还是全面被国外垄断的时期,飞利浦当时在手机领域拥有很大的行业话语权。他主动分析飞利浦所用的电池产品,并将发现的诸多问题和改进方案与飞利浦对接沟通,但对方嫌欣旺达规模小而拒绝了他的主动合作请求。

不过,信心满满的他没有就此止步,反而继续再没有获得合作的情况继续完成了产品的深化分析,并将经过自己分析优化后的电池直接生产了出来,并将成本价格降低了30%,随后的送检质量也远超标准。但飞利浦依然因为彼时欣旺达的体量问题没有合作。

功不唐捐,2003年事情有了新的转机,飞利浦其中一家电池供应商出现了严重的品质问题,这次他们主动联系了欣旺达,一周内,欣旺达为飞利浦紧急生产了6万套电池,自此正式进入飞利浦供应链。

期间,又接连与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海尔达成合作,也是在2003年,欣旺达销售额首破亿,并陆续进入联想与曾毓群首次创业参与创办的ATL供应链。与刘金成一样,王明旺继续紧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市场,不同的是,刘金成在手机电池完成企业初步积累后,转而更细分的锂原电池领域,并一跃成为国内锂原电池的龙头企业,并在后续中抓住了电子烟、TWS耳机和ETC等风口,成为多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

王明旺则继续紧抓手机电池业务,并逐步扩张到扫地机器人、笔记本电脑等各类3C消费电子市场。2011年,王明旺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凭借与ATL的合作切入苹果供应链,并在当年成功登陆创业板。

    

迎来资本市场助力后的王明旺也成功吃到了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红利期。2012年,苹果划时代的iPhone4闪亮登场,苹果手机销量也在这一年突破一亿台,刚刚为苹果扩充了生产线的王明旺却迎来了当头一棒,苹果公司将手机的电池供应商换成了德赛电池,欣旺达当年净利润大跌13%。

一门关则一窗开,王明旺迎来了雷军的关键“相助”和国产手机崛起的助力。2011年正是中国手机自主品牌崛起起步的一年,雷军已经顶着“雷布斯”的名号筹谋互联网手机,并在当年推出了第一款手机小米1,年销量达27万台;OPPO和vivo也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余承东正式接管华为终端业务。2012年,国产手机开始爆发式、井喷式地增长,雷军亲自宣布小米手机达400万台;魅族推出了MX系列手机;华为正式成立终端电子商务部,并在2013年推出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国产品牌自此也如后春笋般崛地而起。

欣旺达陆续进入了小米、华为、中兴、魅族、OPPO、三星等后来国内外一线手机厂商的供应链,靠着国产手机的崛起王明旺成功在丢失“果链”中扳回一局,过程中也与雷军结成了“亲密伙伴”,后来双方在扫地机器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产品中也继续合作。并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供应商。

尽管欣旺达后来再次成为苹果手机电池供应商,但这次“教训”也让王明旺明白单一的客户群与业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动力电池“黑马”:后知后觉的追赶,也要在前三争一席

时间再次拉回到2008年。

嗅觉敏锐的曾毓群在ATL内部主导成立了动力电池部门,日后称霸动力电池市场的宁德时代就是剥离自这一部门;王传福则早在3年前的2005年就开始进军动力电池领域,同年,李缜则在中国科技大学参观学习期间接触了解到磷酸铁锂技术,并开始组织人手专门研究跟进电池技术研究,并在翌年的2006年成立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正式进军锂电领域。刘金成是“锂电五巨”中最晚进入动力电池的一个,2008年他还在消费类细分锂电池领域攻城掠地,成为国内锂亚电池第一。

因无人接盘而没有卖掉公司的王明旺也在这年开始涉足动力电池模组业务,从动力电池包(PACK)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发起步,不过,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真正起步,欣旺达面向主要是电动自行车市场。而且,当时王明旺没有真正在此发力,当时成本占比20%的Pack制造为主,成本占比高达50%的电池电芯依然是从采购国外,也还没有对此投入研发。

因此,尽管早在2008年就成立相应事业部,但欣旺达一直没有在市场中掀起什么水花,整体发展反而还是慢了一大步,直到2014年,王明旺才正式成立了承接动力电池业务的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专注动力电池的生产研发。并在当年收购了电芯厂商东莞锂威开始切入上游的电芯环节。

当年,王传福已经在深圳坪山建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曾毓群则在上一年公布与宝马合作后打响名号开始迎来各大厂商的合作;2014年,宁德时代与吉利签订了一笔15亿元的大合同,即将开始他争霸开挂的征途;李缜的国轩高科则在两年前就登顶国内动力锂电池产值榜首,已经在为翌年上市做准备;不过,同样慢了一步的刘金成在这年底开上一辆特斯拉后才改变对动力电池的偏见,并在翌年才正式进军动力电池。

真正助推王明旺自研电芯有来自外面的市场变化与自身发展需要的两重因素,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定新能源车要想获得补贴,必须使用进入白名单企业所生产的电池,而“白名单”基本将外资企业排除在外,尽管成立了动力电芯研究院,但王明旺并未趁此加速在电芯的发力。到了2016年,欣旺达与雷诺、日产、东风合资的子公司易捷特建立合作关系,不具备电芯生产能力已经成为欣旺达动力电池发展的阻碍,这才真正促使王明旺在电芯上加速突破。

直到2018年,欣旺达开始正式量产电池电芯,并开始向东风柳汽、云度、吉利等汽车厂商供应三元锂电池。2019年,在主要客户吉利销量增长的推动下,欣旺达动力电池装机量首次进入国内前十。但是作为汽车厂商二供的欣旺达仍然只是承担“备胎”角色,紧接着的2020年又跌出了行业前十。

2021年后,欣旺达才开始在国内前十站稳了脚步,也因为宁德时代的强势,整车厂商纷纷扶持电池企业而一步步走进入众所瞩目之位。黑鹰光伏此前也报告过,2020年开始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不满情绪就在急速积聚,大家都苦于高度依赖宁德时代,并开始有意寻求“替代者”,最明显的动作就是汽车厂商扶持电池企业,以培育新的“一供”。比如大众投资了国轩高科,奔驰则入股了孚能,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与广汽、上汽汽车厂商也是在此背景投资了欣旺达动力,并给了类似欣旺达动力这些“二供们”向前突围的机会。

王明旺的打法也很简单,就是牢牢抓住核心的几个大客户,并逐渐与车企进行深度绑定在此基础上一点点突围,比如去年9月与东风投资120亿合建电池生产基地,更早前与五菱达成合资意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开头提到的成为小鹏G9供应商,而且有可能成为某一款的A供,如果最终属实,这对欣旺达来说极具示范效应,将很大程度提高其在一线车企中成为一供的竞争力,并为其后续在一线车企中突围提供助力。目前,欣旺达已与雷诺、日产、吉利、东风、广汽、上汽等车企达成合作。

受到车企欢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欣旺达即将推出的快充电池,这也是王明旺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突围的一个核心发力点,而快充和长续航也是被认为会是长期并存的两种主流电池解决方案。去年9月,欣旺达发布了超充电池SFC480,充电功率达到480kW,一次充电可实现续航里程700公里,充电5分钟可实现200公里续航。而就在1月前小鹏汽车举办的超级补能发布会,小鹏董事长也喊出了“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今年4月,欣旺达又推出了“闪充电池”,可达到1000公里续航里程,实现10分钟从20%充至80%SOC。

这也是王明旺在动力电池突围的一个打法,盯准一个核心需求,集中精力攻破,拿下关键客户,先做强再最大,“宽度一毫米,深度一公里,做强才有机会做大,做大不一定做强,。”做强后再继续向前寻求突围。

这点有点像王传福,一直死磕磷酸铁锂电池,瞄准一个技术路线往下深耕突破,自2020年在电池结构上创新突破推出第一代刀片电池后,其刀片电池二代也或将于今年内推出,而且王传福还押注了全固态电池;曾毓群在技术路线布局尽管全面,但主要研发思路还是希望市场遵循其推出的产品标准;李缜在技术路线上的布局相对王明旺也更为完善,在电池材料布局、发力和重视上也更深;刘金成则是产品线“丰富多彩”的路子,方形、软包、圆柱,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多元化布局的玩法。

尽管受到一众资本的追捧,但王明旺的未来的路还长,除了目前资源布局和技术的一些短板,单纯从产能来看,欣旺达也落后了一大截,黑鹰光伏在今年的报道中也提过,根据目前公开数据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总产能或将达到839GWh;比亚迪或将达到600GWh,蜂巢能源或将达到600GWh,中创新航或将达到500GWh,国轩高科或将达到300GWh,而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欣旺达2025年落地产能不超过200GWh。

不过,王明旺也有雄心,“虽然动力电池我们来得有些晚,但是目标是为国内一流、国际高端车企服务。”国内一流必然意味着前三,欣旺达副总裁梁锐此前也曾表示,欣旺达动力电池目标是要做到国内的前三。

而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仍在不断定型过程中,技术演变和产品结构调整仍在迅速演变发展过程中,既有机会也有不确定性,未来鹿死谁手还没有到真正“盖棺定论”时,另外,除却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储能电池市场也是新的一番争夺。

狭路相逢,勇者进,智者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