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煤价高企,进口关税取消或缓解进口成本压力
在俄乌局势的冲击下,海外煤炭价格出现了飙升。(详见《海外煤、气价大涨,折射欧洲能源三重矛盾》)随着欧洲宣布将对俄罗斯煤炭进口实施禁运,我们先前所担忧的制裁升级已逐步转为现实。当前,海外煤炭库存偏低,供给弹性偏弱,与煤炭互为发电能源替代的天然气价格也较为高昂,考虑到欧洲对俄罗斯煤炭的依赖度(近70%动力煤进口来自于俄罗斯),我们认为俄煤进口禁运可能对海外乃至于全球煤炭的紧张格局“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国内外煤价长期处于倒挂之中,进口成本大涨,一季度煤炭进口下滑约24%。分国别看,蒙煤受疫情影响进口下滑程度最大,同比收缩约66%,印尼与俄罗斯也分别下滑了约41%和7.4%。
图表: 国内外焦煤与动力煤价格
图表: 中国煤炭进口与1Q22煤炭进口分国别同比增速
外部风险持续升温且短时难以缓解,亦加剧了国内保供稳价的压力。近日财政部宣布,自2022年5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1]。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高昂进口煤炭以及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行带来的进口成本压力。但当前海外煤、气库存均处于低位,且欧洲对俄天然气政策尚不明朗,我们认为海外能源价格可能维持在高位波动,国内外价差可能将持续。另外,俄煤与蒙煤进口下滑可能是价差之外的因素导致,譬如俄乌局势与疫情对运输的扰动,往前看不确定性亦较大,焦煤进口可能仍面临一定风险。
保供稳价持续加码,国内产量保持在高位
在国内,一季度原煤产量与电厂库存均增长较快,国家亦积极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提升长协覆盖度与执行率。我们看到原煤基本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产出强度,一季度原煤日均产量1203万吨,同比增长12.9%,其中3月日均产量1277万吨,高于去年12月的日均水平。山西仍是增产主力,3月日均产量达383万吨,是历史新高,较去年11月提升了约30万吨/天。
图表: 独立焦化厂焦炭库存与独立焦企炼焦煤库存
图表: 全国与晋陕蒙煤炭日均产量
往前看,保供稳价持续加码,我们认为煤炭产量或将保持在高位。国家发改委要求年内再释放3亿吨的有效产能,全国日产量维持在1260万吨以上[2]。我们预计内蒙古仍有一定产能潜力,可能是未来增产的主力。但安全事故、环保以及长协煤对市场煤供给量与运力的挤压等因素仍不容忽视。
疫情拖累需求,但仍有回升预期
需求方面,今年一季度煤炭消费仍有小幅同比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受到火力发电与供暖的带动。一季度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4%,水泥、冶金等领域下滑较为明显,水泥与生铁产量分别同比下滑12.1%和11.0%。一、二月份采暖与火电需求均较为旺盛,全国25省份煤炭日耗同比增长2.6%,动力煤价格表现亦较强。但自三月份至今,受局部地区疫情反复拖累,煤炭日耗已同比转负,沿海八省日耗甚至回落到2020年疫情初爆发时的同期水平。
时值淡季,我们认为短期需求端压力尚可,但上海疫情逐步缓解,叠加夏季用电高峰到来,需求侧仍有回升预期,届时煤价可能仍面临一定上行压力,因此需密切关注淡季的补库进度。当前25省份终端用户库存天数已回升至近22天,较去年同比增加约7天的水平。往前看,日耗走高后,电厂可能仍有一定补库需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炼焦煤库存仍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图表: 25省份煤炭日耗与库存天数
图表: 1Q22煤炭下游消费同比增速与旬度发电量同比增速
全年来看,我们认为今年火力发电需求可能仍有小幅的上涨,但水电预期较好,火电总体压力可能小于去年。冶金、建材等领域的煤炭需求可能有小幅下滑,主要是受到地产的拖累。从基本面看,今年煤炭的供需缺口将趋于收窄,但也难言大幅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