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对俄制裁第六轮,国际油价:我累了

五一假期短短几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西方对俄制裁亦开始了新的一轮。

5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包括对俄罗斯石油禁运在内的制裁方案,再次将制裁目标指向俄能源领域。

这是西方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其内容包括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俄石油,即欧盟将在六个月内逐步淘汰俄原油,并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淘汰俄成品油。

和前五轮制裁相比,本轮制裁指向性更加明显。从第一轮金融领域的试探,到炼油领域商品的禁售、禁止与俄罗斯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油气行业、禁止俄罗斯煤炭……这次制裁目标明确,时间线规划清晰,直指最为关键的能源领域。

这样的制裁,本应该在油气市场掀起巨浪,但是,一石入水,却没有想象中的涟漪效应——5月4日当天,受消息面影响,WTI原油期货一度上涨5.27%,之后的两天则开始趋于平静。

内部分歧

正如欧盟成员国在俄天然气”卢布结算令”上持不同意见一样,各国在对俄石油制裁方面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是国际油价反应略显平淡的主要原因。

对俄石油禁运的制裁方案需得到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但是多数欧盟成员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较高,目前,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均表示,无法迅速找到替代来源,需要较长过渡期。

匈牙利总理府部长古亚什·盖尔盖伊表示,匈牙利”准备否决”相关提案,转换油气来源需要约五年时间,并花费”大量金钱”。2021年,匈牙利58%的石油从俄罗斯进口。

即便如此,德国经济部门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德国正“迅速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俄石油在德国进口石油中的占比已从2021年的35%降至目前的12%。但这仍然不能缓解禁运俄罗斯石油对德国带来的影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随后也强调,对俄石油禁令“不是没有后果”,德国部分地区将遭遇油价上涨、供油短缺等困难局面。

对于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盟成员国来说,一旦禁止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寻找替代品难上加难。

俄乌冲突期间,欧盟内部争论激烈,目前仍未对最终方案完全达成一致,方案细节存在一定变数。

要制裁,也要自救

冲突期间,美国等产油国不断做出释放原油储备的行动,原油的上涨趋势得到抑制。

3月1日,国际能源署(IEA)31个成员国决定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同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3000万桶原油。

3月31日,美国宣布释放出高达1.8亿桶的原油储备。

4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表声明,其成员国已同意在未来六个月释放共计1.2亿桶的石油储备。本次放储共有19个成员国参与其中,美国贡献6000万桶,日本和韩国分别贡献1500万桶和723万桶。

其他主要贡献国还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均同意释放400万桶以上的石油储备。虽然贡献不大,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报团取暖、平抑油价的目的。

数次释放原油储备虽然没有立竿见影,但至少油价再未突破123美元的近期高点,大部分时间在100元-110美元之间徘徊。

油价变化趋缓

本次油价变化有了一个新特点:对消息依然敏感,但之后的变化趋缓。

自西方制裁俄罗斯能源领域以来,油价一直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

前三轮制裁期间,九天内,WTI原油期货由92美元到123美元,最高日涨幅达8.03%,此后,日涨幅超过5%的就有三天。第四轮制裁宣布,WTI原油期货第二日就达到8.35%的涨幅,之后两天重回110美元大关;第五轮制裁也有6.69%的涨幅出现。

▲国际油价震荡由宽变窄。图片来源 金联创
             

本次制裁,油价罕见地出现只在当日大幅上涨,之后波动甚微的情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个原因是市场对制裁俄罗斯能源已有预期;其次,归根结底,供需平衡决定未来油价走向,像伊朗和委内瑞拉这样的产油国都有增产潜力,冲突持续越长,市场越需要理性回归。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疲软是原油不再兴风作浪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大跌。美东时间5月5日,美股三大股指遭重挫,道指和标普500指数盘中一度跌超4%,纳指一度跌超6%。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降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原油加工量略有下降,进口降幅扩大。3月份,加工原油5859万吨,同比下降2.0%,降幅比1—2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进口原油4271万吨,同比下降14.0%,降幅比1—2月份扩大9.1个百分点。

制裁俄罗斯石油对欧盟来说,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在俄石油投资收入大幅减少的同时,欧盟短时间内从本已供应偏紧的国际市场上寻求替代来源存在一定难度,自身能源危机将不断加剧。

此情此景之下,第六轮制裁能不能执行尚有争议性。对能源市场的来说,此次的石油并没有在制裁下引起大地震,也算在夹缝中舒了一口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