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度,胜却无数。
4月,国内车市的主题就是一个字“跌”。不管你是新势力,还是传统造车,不管你自主头部,还是合资一线,销量下跌是正常,跌幅超50%也不算狼狈。
比亚迪却以105475辆的销量,全系新能源产品,实现同比大增136.5%。
不过,鉴于去年4月,比亚迪DM-i还没有真正起势,销量基数不高,“同比大增”一说多少还有点成色不足,所以,应该看环比。
要知道今年3月,比亚迪刚刚首次创下月销破10万的新高。
4月,在诸事不利的前提下,比亚迪竟可以做到环比微增1%。这弥足珍贵的1%,大概率会成为主流车企中的唯一正增长。
看销量,不如看产能
以往,我们总说,是比亚迪的三套技术马车,刀片电池、DM-i、e平台3.0,拉动了比亚迪销量的快速上升。
技术过硬、产品应时,市场当然有回应。由此,让比亚迪脱胎换骨,形成一飞冲天之势。
但这个4月,还真不是技术优势成就了比亚迪汽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魔都疫情把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砸得伤痕累累,甚至影响到了全球产业供应链。
这一次,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销,而在于产。
有没有车卖,才是关键。所以,行业内外一致认可,比亚迪之所以能够以强韧性抵御黑天鹅,在于当初对垂直整合的坚持与坚守。
援引2021年,以比亚迪为蓝本的高考题目所述:
甲企业是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经过多年努力,甲企业目前已拥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专利,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事实上,目前来看,比三电技术更难以把控的,还是芯片。
早在2002年,比亚迪即成立了集成电路设计部,与造车和电池计划几乎同时起步。
时至今日,在分立器件、电源管理、MCU、光器件、传感器等多种芯片产业链上,比亚迪已经具备设计、制造成熟制程芯片的能力。
这种能力到底有多顾家?
2021年4月上海车展上,比亚迪e网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坦言,比亚迪芯片自供率达到70%。
守正出奇,行稳致远,比亚迪全产业链格局的构建,印证了这句古训。
看成绩,不如看布局
虽然,比亚迪垂直整合的能力,必然在自主造车的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并不意味着在应对这一次超级黑天鹅事件中,必然全身而退。
我们先看一个实例。
4月,理想汽车环比跌幅超过62%。成为新势力头部受伤最重的那一位。
关键问题就在于,理想汽车的产业链几乎完全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此前的集中、方便、快捷,通通成为后来首当其冲的主因。
比亚迪恰好相反。根据比亚迪产能规划,到2022年底,实际可利用产能将达到190万辆。
具体来看:
深圳坪山基地,规划产能20万辆,目前是比亚迪旗舰车型汉+唐的生产基地。
西安基地,一、二期产能60万辆,目前是的比亚迪主力车型秦+宋的生产基地。
长沙基地,一期、二期产能60万辆,目前是比亚迪海豚+秦Plus DM-i以及D1等的生产基地。
常州基地,一期、二期产能40万辆,是比亚迪元Plus、海豹、海鸥等海洋生物系列的生产基地。
另外,收购了大乘抚州基地,新增规划产能10万辆。
以上均为现已经具备可满负荷生产能力的“老”基地。
从今年6月,到明年3月之前,比亚迪还将投产济南基地、合肥基地、郑州基地、深汕基地、襄阳基地。
根据规划,新增基地,将同样秉承均衡布局的传统,拥有半导体、动力电池、整车的制造能力。
怎么也想不到,比亚迪当初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产业布局,极大地强化了抗风险能力。
去中心化+垂直整合,俨然成为比亚迪抵御逆周期的两道护身符。
写在最后
魔都的疫情充满了魔性,大概率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严重的黑天鹅事件。
在全球一体化,组建产业链集群成为流行的当下,比亚迪遍地撒网的做法,既刺激了地方经济,更在关键时刻解救了自己。
怎么解释这一切呢?如果心怀这片热土,哪里都是家。为民族汽车工业的真正崛起,咱也骄傲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