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源一号统计了14家A股、港股的光伏上市公司在2021年的组件出货表现。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环股份,其组件的出货增速高达120%;50%以上增速的还有晶澳、隆基、天合、海泰新能、太阳能等几家企业。中来股份、锦州阳光的成长性也凸显无疑。
14家上市公司的总出货为145GW左右。从出货量的同比比值来看,大部分都实现了高速增长。整体而言,去年每家公司都受到了多晶硅价格高企、硅片持续高位、疫情影响等因素的干扰,组件的毛利率表现存在分歧。这种情况可能在2022年会有较大的改变。2021年,组件厂商国际化的特征也再度被加强:境内、境外两大市场相映成辉的好局面在主流厂商身上印证明显。
从2021年的整体组件出货来看,182和210成为了当年大家竞相出货的品类,到2022年大尺寸组件依然会成为市场焦点,而且占比可能会从2021年的45%大幅提升。(以下盘点,按照企业首字母的顺序展开)
东方日升:
2021年东方日升实现了8GW以上的组件销售,同比增长7.63%,海外出货5.7GW,占比为70%。公司的组件生产量为8.63GW,同比增长了23%之多。东方日升在2022年值得关注的还是在于毛利率的进一步改善、组件整体销量的快速提升。
从2022年1~3月的业绩表现来看,东方日升给到了市场更大的信心。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0.46%,主要由于一季度公司光伏组件产量大幅增加,为组件销量上涨夯实基础。且由于目前光伏市场对大尺寸高功率组件认可度较高,组件价格整体较为可观,因此报告期净利润比上年度同期大幅增加。预计随着分布式整县推进、大基地建设、节能建筑规范等利好政策持续推进,市场对大尺寸高功率组件的需求还将进一步上升,公司组件业务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该公司在今年的组件产能扩容方面会有大动作,2021年其产能为19.1GW。因此,预计210的出货增速会加快(2022年出货也将从8GW迭代至20GW的目标)。
另一方面,该公司的基本面在逐步转好,随着多晶硅产能总量的迭出,企业在组件的产品定位、订单定位上都会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其2022年年初也提交了定向增发计划,预计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将有利于提升该公司高效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规模。
为了应对未来市场对组件产品的高质量需求,东方日升将领先的210平台技术与成熟P型、前沿N型电池技术成果化转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打造高效率、差异化产品生态。公司全新推出的超低碳异质结产品——“伏曦”(Hyper-ion),采用210异质结半片薄片+120微米+双面微晶技术,电池效率突破25.2%,组件效率达22.53%,组件功率超700W,产品生产碳足迹显著优化,在大型地面电站、户用、工商业等场景中可创造更高绿色收益,是当下市场高效低碳产品首选之作。
晶澳科技:
晶澳科技,在2021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收益。全年组件实现收入高达395亿,同比大增64%。在海内外市场表现看,境内和境外的组件出货分别占比40%、60%。公司分布式业务35%的占比,也兑现了去年该企业的承诺和目标。
得益于完整的国内外产业链布局(在越南拥有电池及组件产业链,也有靠谱的硅片供应商),因此即便美国的“反规避”和WRO新政来势汹汹,且阻碍大量中国厂商进军当地的步伐,但晶澳可能会与晶科一样,闲庭信步地在美国市场继续挥斥方遒,对美出口的风险也会相对较小。
在欧洲市场,2022年的晶澳会在18%的市占率基础上继续稳步上扬,保持较好、较平衡的发展。
就产品线来说,晶澳今后可能不仅会继续加大P型产品的销售,N型topcon和异质结的布局都在展开。其中Topcon的前期准备或许要快于异质结:前者今年会产出大于5GW的产品,目前其中试线的转换效率也已经达到行业高水准的24.6%。同时该公司也储备了IBC、钙钛矿和叠层高效电池技术等。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非常高,2021年度在这方面的花费高达27.18亿元,占营业收入6.58%。
晶科能源:
去年晶科能源的组件收入取得了高达377亿的好成绩,占公司405亿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0%。晶科从去年开始力推Topcon的产品,也是大型企业中对N型产品推广力度最大的公司。2022年公司储备了大量的N型产能,预计高达16GW的这批N型电池会下线,将会对晶科未来N型战略起到加速度的推进作用。
作为一家CR5(前五大组件厂)的成员之一,未来晶科以及中环股份、东方日升、锦州阳光、海泰新能等这样生力军厂商都将给市场更多的惊喜。晶科在引领N型技术的同时,也会带动这类技术在市场中的销量会快速攀升。
就区域市场来看,除了境外的亚太地区市场,晶科在美国地区获得了66.1亿的收入,而且北美地区的销售毛利率很高,达到31%,远超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因此北美市场是晶科不会放弃也不可能放弃的地方。2021年,晶科在境外的亚太和欧洲等地销售额分别达到100.5亿和74.7亿,销售毛利率为18.77%和16.67%。晶科在2021年于境内获得的销售收入为73亿,毛利率是17.61%。虽然这个毛利率相比境外的超21%略低,但是比行业整体毛利率还是要高出一大截。
隆基股份:
2021年,隆基实现了在2020年的出货高基数上增速超50%的不错业绩,因此促使其总出货量来到了35GW以上。目前该公司已对166产能做了升级,今后老产能的出货将被182全面替代。
隆基正在布局的是其新型电池基础之上的新组件。2022年,它的组件产品可能会更加细分:如高端分布式、地面电站等。未来地面电站的电池和组件产品将可能通过内蒙古新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一些组件生产厂来推动下线。而且有消息显示,位于内蒙古的这批新电池及高效率组件,有可能与隆基现有的组件有不同之处。
天合光能:
作为210尺寸标准化的参与者和推广者,通过新品的不断迭代,让企业在组件领域大获成功。
2021年的报告期内,天合的合计组件出货24.8GW,其中210组件累计出货超16GW;截至4月底,企业的整体累计出货超100GW。这里的合计出货量,是包含了用于自身电站、电站工程建设管理及系统等在内的3730MW,天合光能的对外组件销量在2021年为21.084GW。但就这个销量来看,同比增幅高达58.71%,与其生产量26.175GW的数据相对匹配。
正是由于该公司光伏组件的实际出货很大,因此为该公司带来了高达343.95亿的收入,占营收比重的77.33%,收入的同比增长达到了56%。在这一增长的基调之下,推高了天合光能的销售额的大幅飙升。
正泰电器:
正泰电器在2021年实现了组件营收68.19亿的高收入,其组件产量为6161.33MW,销量高达6.3GW,同比增长21%。
该公司晶体硅电池组件的量产平均组件功率545W,研发最高组件功率665W,系采用 MBB 半片技术、210 大尺寸硅片技术、分段焊带技术、光学优化材料技术的 66 版型组件。
正泰也强调,从产业链情况分析,2021 年供应链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多晶硅料价格涨幅高达 177%,单晶硅片价格涨幅 48%,单晶 PERC 电池片价格涨幅19%,单晶 PERC 组件价格涨幅 15%。正泰也表示,2021 年,规模化生产的 P 型 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 23.1%,N 型 TOPCon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相较于 PERC 更高,且能够与 PERC 产线进行兼容,行业内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4%,2022 年预计是 TOPCon 规模放量的元年。
2022年,最值得留意的是其组件制造业务将整体被出售给母公司的这一动作,以及正泰大力推进N型Topcon等多个系列产品、P型产品发展等几大动作。从上市公司拟剥离的组件业务,被更名为正泰新能公司,预计交易对价22.5亿,未来它仍然被正泰集团(正泰电器母公司)控股,预计会有进一步的资本性动作。正泰电器公布的正泰新能13 名受让方(未来正泰新能的新股东)中,既有三峡系,还有福斯特和福莱特等正泰组件的合作伙伴方代表。
中环股份:
中环股份在组件业务方面的发力,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的光伏组件业务在去年创造了营收61.19亿,同比上升14.89%。公司的组件销售量为4166.48MW,生产量为4762.57MW,其组件产品毛利率为13.26%,同比增加了2.77个百分点。从去年(尤其下半年)上游多晶硅业务高企再传导至下游的情形来看,不少公司获得的毛利率不佳,因而中环的这一组件板块所获的毛利率已不易。
在光伏伏电池及组件板块上,该公司始终秉承高度尊重知识产权、高度投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的理念,公司光伏组件产业发展思路持续专注于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技术领先的叠瓦组件产品的科技投入和工艺创新,与 G12 大硅片平台技术相结合,加速“G12+叠瓦”技术平台导入,推动整个光伏链条的技术能力与商业价值提升,以差异化产品保持持续的性能领先,产品技术得到全球光伏电站安装商和分布式电站安装商青睐,全球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
围绕着叠瓦组件产品的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公司持续开展了叠瓦 3.0 产线的组件技术的研发和 PERC3.0 电池技术研发,同时与国内领先的 G12PERC 电池制造商协同创新、联合创新提升产品性价比。江苏地区 G12 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产能实现 8GW;天津地区投建的 G12 高效叠瓦组件项目加速上量,整体产能规模稳步提升,发挥上下游联动消化超规硅片的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基于 MAXEON 公司拥有的 IBC 电池-组件、叠瓦组件的知识产权和卓越的研发能力,公司推动 MAXEON 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拓展电池、组件的制造体系和地面式电站、分布式电站的市场开发业务,快速建立海外产业布局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报告期内,MAXEON 取得北美市场 GW级订单,并启动实施了飞鹰项目,加速墨西哥、马来西亚工厂等海外布局,进入 know-how 向商业价值更快转移的阶段。
2021年,阿特斯和韩华的出货量分别是为14.5GW,韩华8.1GW。(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