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从俄乌军事冲突谈对世界能源形势的新认识 –之二:剧烈动荡中的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方向

进入2022年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2月21日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独立,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爆发,目前战事仍在胶着状态。随着俄乌冲突的升级和战争的爆发,加之期间新冠疫情再起,全球能源市场大幅度波动,美国和欧洲等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美国多方途径试图缓和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陆续宣布摆脱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供应的计划,世界能源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形势,这些新情况和新形势已经对当下并将对未来的全球能源市场产生较大和较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小小的新冠病毒对人类社会和全球能源市场的巨大冲击,当下我们正在见证战争这个最极端的人类不理性行为,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的冲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观察到的这些现象无情地告诉着人们,一体化下的全球能源市场面对疫情和战争的冲击,无人能够幸免,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应是全球能源治理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是一篇长篇的记述和分析文章,出于阅读友好考虑,我们将整篇文章分解为三个部分,在力图较为完整地记述美国和欧洲等国对俄罗斯不断升级的经济及金融制裁、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能源市场出现的大幅度动荡以及有关国家举措的基础上,谈一谈我们对目前仍在发酵中的全球性能源危机的认识和看法。我们衷心地希望,新冠病毒早日消失,战火能够早日熄灭,全球能源市场应该尽快回归稳定,为正从新冠疫情中恢复正常生活的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行业积极和应有的贡献。本文是第二部分,记述并分析的是战争和疫情双重打击下,全球能源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在努力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政策及措施,以及资本市场正在转变中的对石油类资产的态度。

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紧张关系的不断升级、战争的爆发和新冠疫情的再起,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在内的能源大宗商品大幅度波动,进入了疯狂过山车的模式;碰壁沙特等中东传统盟友之后,美国寻求改善与委内瑞拉的关系,以救急国际石油市场;为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欧洲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能源政策;号称股神的巴菲特斥重金,大举购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从本质看,全球能源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和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这些举措,都是对俄乌军事冲突和疫情再起的应急反应,其中很大的部分是为了尽快平息能源市场中的恐慌情绪,但从长期看,这些政策和举措肯定会对未来的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全球能源市场进入疯狂过山车模式

能源市场、尤其是国际石油市场,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市场,大至军事冲突小至自然灾害,石油价格都会做出迅速的反应。自2022年以来不断升级的俄乌紧张关系和军事冲突,已在全球能源市场激起了大风大浪,其中国际石油价格历史性地第三次站上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水平最有典型意义,但新冠疫情的再起又一次抑制了能源市场的疯狂。

2022年1月28日,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张关系升级的刺激下,布伦特原油突破每桶90美元,收于90.03美元/桶;2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欧洲盟友的视频会议中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期是2月16日,敦促所有美国公民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当日布伦特原油最高价涨至每桶95.66美元;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下令关闭位于基辅的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暂时性地”把留在基辅的少数外交人员转移到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并呼吁位于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尽快离境,当日布伦特原油最高涨至每桶96.78美元,距100美元/桶的大关仅一步之遥,收于96.48美元/桶。这样,在短短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布伦特原油先后越过了每桶90美元和95美元,稳定地站稳了90美元/桶的价格水平线。

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爆发,2月28日,布伦特价格涨幅加速,当日最高摸至每桶105.07美元,收于100.99美元/桶,为2022年首次站上每桶100美元的大关。3月1日,布伦特最高价格摸至每桶107.67美元/桶,收于104.97美元/桶;3月2日,布伦特最高价格摸至每桶115.09美元,收于112.93美元/桶。这样,从2月28日至3月2日的短短三天时间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跨过每桶100美元和110美元两道大关,上涨了15美元/桶,涨幅高达15.32%。与此同时,3月1日,WTI最高摸至每桶106.72美元,收于103.41美元/桶;3月2日,WTI最高摸至每桶112.47美元,收于110.6美元/桶;而作为中东产油国向远东出口原油的价格标杆,3月1日,阿曼原油收于100.85美元/桶,3月2日收于110.81美元/桶。这样,自2008年2月、2011年1月之后,国际石油价格第三次历史性地站上了每桶100美元大关。

2022年3月7日,在市场传闻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石油禁运消息的刺激下,国际石油市场一开盘立即大涨,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即上涨10%至128.6/桶,盘中一度升至139.13美元/桶,WTI价格开盘也即上涨超过8%至125美元/桶,盘中一度涨至130.5美元/桶。

此后,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意增加石油产量、国际能源署计划投放更多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美国官员访问委内瑞拉等消息的推动下,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回调。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每桶120美元,收于111.14美元/桶;3月14日跌破每桶110美元,收于106.90美元/桶。3月15日,由于市场担忧新冠疫情会对我国的石油消费产生抑制,国际石油价格大跌,布伦特和WTI双双跌破每桶100美元的大关,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6.99美元,收于99.91美元/桶;WTI每桶下跌6.57美元,收于96.44美元/桶;阿曼原油每桶下跌9.91美元,但收于100美元/桶,成为三大标杆原油中唯一守住每桶100美元整数关口的原油。3月16日,国际石油市场主要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其中布伦特跌至每桶98.02美元,WTI跌至每桶95.04美元,但阿曼原油却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上涨至102.54美元/桶。

不过,由于市场始终担忧供应紧张,连续几天下跌之后,3月17日,国际石油价格又重新上涨,其中布伦特原油每桶大涨8.62美元,收于106.64美元/桶,涨幅达8.79%,;WTI每桶大涨7.94美元,收于102.98美元/桶,涨幅达8.35%;但阿曼原油每桶下跌了1.60美元,不过仍收于每桶100.94美元。这样,国际石油市场三大标杆原油3月17日又都重回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

除石油之外,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也发生了大幅度的波动。3月7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基准荷兰TTF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为345欧元/兆瓦时,收于227.201欧元/兆瓦时,在前一交易日大涨19.73%的基础上再涨18%,当日达到相当于每桶原油超过600美元的价格水平;此后天然气价格不断下跌,3月10日TTF收于126.399欧元/兆瓦时,3月15日收于112.500欧元/兆瓦时。作为亚太地区煤炭贸易的价格标杆,也是世界煤炭市场重要的价格参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交易价格也大幅度上涨,3月2日在突破每吨400美元的同时,收于440美元/吨,从3月4日至9日一直保持在每吨400美元之上,3月10日跌破每吨400美元,3月15日收于346.00美元/吨。

2022年2月中旬以来的全球能源市场,其特点可以用“疯狂过山车”来进行描述。以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独立为分析的时间起点,从这个时间点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2月18日至3月17日的一个月时间里,期间的交易日为20天,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最高价是3月7日创下的,为每桶139.13美元,与2月18日的最高价94.15美元/桶相比,每桶上涨了44.98美元,涨幅高达47.77%;期间的最高收盘价是3月8日创下的,为每桶127.98美元,3月16日最低收于98.02美元/桶,短短的7个交易日内跌去了29.96美元/桶,跌幅高达23.41%。

                   

短短的20个交易日内,这两个数据表现出来的巨幅涨跌,为国际石油市场多年所罕见。正是如此剧烈的涨跌,全球能源市场出现了大宗商品版的“雷曼危机”,很多能源交易商被迫寻求政府和央行的紧急援助,据称商品贸易巨头托克为了满足保证金要求,寻求40多亿美元的融资;市场中的部分参与者因为无法承受短期的风险,平仓离场,报道称截至3月8日的一周内,洲际交易所对冲基金和其他基金经理在六种最重要的石油相关期货和期权合约中,抛售了相当于1.42亿桶的石油。

二、国际能源署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面对俄乌军事冲突后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2022年3月1日,国际能源署官网发布新闻稿,宣布31个成员国同意向市场投放6000桶战略石油储备,以缓解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紧张,其中美国将向市场投放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

本次联合向国际石油市场投入6000万桶战略储备石油,是国际能源署1974年成立以来的第四次,最近一次该组织联合向市场投放战略石油储备,发生在2011年,在这一年的利比亚危机期间,6月23日国际能源署宣布联合投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减缓因利比亚石油出口中断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其中美国投放的数量为3000万桶。

从国际能源署官网的材料看,截止3月9日,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实际宣布投放的企业和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合计为6266.2万桶,大于6000万桶的数量,其中原油为4572.4万桶,成品油为1693.8万桶。

          

不过,就在国际能源署宣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3月1日,国际石油市场三大标杆原油均强势上涨,全部站上每桶100美元的大关。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石油需求总量约为每天1亿桶,国际能源署宣布投放的6000万桶战略储备石油,“仅能满足大半天的需求”,几乎不能让市场撑过“午餐时间”。

3月1日之后,国际能源署官员多次放出消息,该组织成员国有可能投放更多的战略储备石油,以打压疯狂上涨的国际石油价格。

三、美国和英国均碰壁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中东传统盟友

有别于特朗普作为总统时的美国,自2021年1月20日上台执政以来,拜登政府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对沙特阿拉伯等中东传统盟友的影响力大大下降。

2021年,为打压不断上涨的国际石油价格,虽然不断放出狠话并派高级官员多次出访沙特阿拉伯,直到作为总统的拜登本人多次出面呼吁,都没有使得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万般无奈的情况下,2021年11月23日,拜登宣布联合日本、韩国、印度和英国等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作为降低油价和解决全球石油供应不足最后的手段,其中美国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数量高达5000万桶。

2022年3月8日,美国《国会山报》爆出惊人的消息,称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领导人,拒绝了与美国总统拜登的通话。消息称,拜登此次通话可能会涉及到与这两个中东产油国的石油进出口问题。考虑到俄乌冲突对欧美油气价格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拜登可能需要与对方讨论增加石油产量,并在处理伊朗问题上需要沙特和阿联酋的配合及参与。

对于身处窘境的美国来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传来了好消息。3月9日,阿联酋驻华盛顿大使奥泰巴发表声明表示,阿联酋支持增加石油产量,并将鼓励欧佩克考虑提高产量。但不幸的是,随后不久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在推特上表示,阿联酋致力于欧佩克+协议及其现有的月度产量调整机制,并称“阿联酋相信欧佩克+给石油市场带来的价值”。

在美国总统拜登努力无果的情况下,2022年3月16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会见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王储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说服两大产油国增产,以缓解在俄乌冲突升级后骤然加剧的能源压力。出访前,约翰逊发表声明称,世界必须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沙特和阿联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国际合作伙伴,英国将与他们合作,长期稳定全球能源市场。在沙特访问期间,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与约翰逊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一份关于成立政府间战略伙伴关系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据沙特媒体报道,双方在会谈中就推进各领域双边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约翰逊表示,沙特了解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双方在避免全球通胀上意见一致。

不过,对于英国首相约翰逊的闪电访问,媒体认为,他没有得到这两个“关键国际伙伴”提高石油产量的公开承诺,约翰逊的中东之行“空手而归”。

四、伊核谈判的同时美国寻求改善与委内瑞拉的关系

除求助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碰壁外,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最令人感兴趣的消息,一方面是紧张谈判中的伊核新协议,另一方面是美国主动改善与委内瑞拉的关系,希望委内瑞拉的石油能重回国际石油市场。

媒体报道,2022年3月5日,一个由美国白宫拉美事务高级顾问冈萨雷斯、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斯托瑞组成的高级代表团,前往委内瑞拉,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了会谈,这是2019年委内瑞拉宣布与美国断交后,双方级别最高的一次会面。3月7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证实,此次出访主要是讨论包括能源供应、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问题。3月7日晚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国家电视台证实了此次会谈,表示会晤是“有礼貌的”和“非常有外交意义的”,两国同意就未来的议程“进行合作”,还说委内瑞拉国有石油公司一旦恢复正常运作,就准备“为了世界稳定”增加石油产量,同时宣布重启与反对派的谈判,开启全国对话。据报道,会谈中美国代表团还讨论了在委内瑞拉被监禁的美国公民的情况,其中涉及六名来自雪铁戈石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3月8日,委内瑞拉宣布释放两名被羁押的美国人,其中一名为雪铁戈高管。

3月12日,在土耳其参加安塔利亚外交论坛会议期间,委内瑞拉外交部长普拉森西亚在接受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的采访时,表示美委两国开展石油贸易“并不奇怪”,美国高层代表团前往委内瑞拉讨论石油贸易“已并非什么新鲜事”,并强调委内瑞拉是俄罗斯的“忠实盟友”。

当然,对于拜登政府的此举,持批评的大有人在,其中最有代表性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3月12日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晚间集会演说中,特朗普大肆抨击拜登,嘲讽拜登为寻找俄罗斯石油替代品而“跪遍全球,乞求沙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宽恕”。

五、欧洲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力图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俄罗斯是世界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生产大国,欧洲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依赖最大,俄乌军事冲突后,欧洲国家的能源政策正在发生全面转向,从“气候安全”转向“能源安全”,其中的重点是努力摆脱对俄罗斯的油气依赖。

首先,作为最迫切和有效的手段,欧洲很多国家宣布推迟燃煤电厂的退役,重启大量燃煤电厂,以减少对天然气、特别是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其中,德国考虑重新启动已经退役的燃煤火电厂,推迟一些电厂的退役计划,到明年冬天,总容量可能会增加8吉瓦达到34吉瓦,并建立煤炭战略储备。2022年1月1日至2月22日,德国每日燃煤发电量同比涨幅达到30%;意大利表示,提高煤炭发电产能利用率,发生“能源绝对短缺”时两家现役火电厂将满负荷运转;罗马尼亚关闭的燃煤电厂也将重新启动。

其次,欧盟考虑将核能列为化石燃料的“绿色”替代品,欧盟内部“挺核派”逐渐占据上风,其中法国是将核能纳入“绿色”能源的最大推手。2022年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重启民用核电站建设,到2050年将建成6座新一代EPR2核反应堆,实现核发电能力增加25吉瓦的目标,符合条件的现有核电站使用期限延长至50年以上,以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根据计划,德国将在2022年之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退出核电领域,但是,如今支持核电的声音在德国愈发高涨,一家调查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德国人表示,由于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他们支持扭转当前关闭核电厂的趋势。3月4日,国际能源署也向欧盟建议,暂时推迟原定于2023年关停的核反应堆,从而可使欧盟每月的天然气需求减少近10亿立方米。

第三,最重要的也是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欧盟正在积极制订和实施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的政策及计划。

2022年3月4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旨在减少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十点计划》,提出不再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新的供应合同、用其他渠道采购天然气以替代从俄罗斯购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可调度的低碳能源(核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等十项措施,2022年欧盟将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完全消除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需求。

2020年3月8日,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的能源发展计划,以天然气为突破口,在2030年以前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具体政策包括,增加非俄罗斯供应的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的产量和进口量,寻求天然气供应多样化,减少取暖、发电环节的天然气使用量等,力争实现到2022年年底,将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减少三分之二。欧盟委员会表示,按照这一计划,可以减少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使用量,相当于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其中三分之二的目标可以在2022年内实现,结束欧盟对单一供应方的过度依赖。有评论称,从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中独立出来,标志着欧盟对俄罗斯政策的转折点。

            

此外,自3月4日发布有关天然气的十点计划后,国际能源署已放出风声,将很快发布欧洲减少对俄罗斯石油依赖的十点计划,不过截止目前,我们仍没有从国际能源署官网上看到有关消息。

除欧盟的统一政策措施外,有的欧洲国家表现得更为激进。2022年3月17日,波兰政府战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专员彼得·纳伊姆斯基表示,波兰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此前已通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022年底合同到期后将终止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目前,波兰正在建设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工程,从北海挪威大陆架向波兰输送天然气,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每年能够向波兰输送高达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俄罗斯对波兰的年出口量相当。这样,从2023年开始,波兰将完全停用俄罗斯的天然气。

六、石油资产又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2021年,在气候问题和能源转型的压力下,石油天然气企业成为冲击的重点。在法院碳排放判决的压力下,壳牌公司从荷兰出走英国;埃克森美孚遭到小股东“野蛮人”的入侵;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不断剥离拥有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资产。但是,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石油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和股价的上涨,形势在迅速地发生着改变,石油企业及其资产正重新变成资本追逐的对象。

2022年3月7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披露,在阅读2月25日西方石油公司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的记录后,从3月2日开始至3月11日的连续多个交易日里,“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哈撒韦公司共斥资46.56亿美元,买入西方石油公司9120万股股票,从而使得西方石油公司在哈撒韦公司投资的排名提升到为第九大重仓。与此同时,由于哈撒韦公司今年股价已经涨超8%,从而使得巴菲特的身价也上涨了80亿美元。

事实上,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恢复性持续上涨,石油公司已成为这一年里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企业。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页岩油气公司,终于实现了一件业内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的梦想:在向股东派发数十亿美元股息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油气产量。其中,先锋公司的现金流预计足以支付相当于2020年派息9倍的股息,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价暴涨了90%。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02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并持续保持在高位,更多的石油类资产将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和追捧。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