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达成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随着国家顶层氢能产业规划的出台,各大能源企业开始向氢能领域靠拢,其中从光伏企业来看,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6家光伏龙头企业纷纷抢滩。
隆基股份作为全球光伏制造的领头羊,早在2021年3月31日,隆基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便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氢能产业,当时此消息一出便在新能源圈内引发热议。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曾表示,迈向碳中和大概有四个阶段,而第四个阶段便是氢的引入,除了电力系统是碳排放是一个因素,非电体系占的碳排放更大,不引入氢没办法进入到深度脱碳。
此后,隆基股份在氢能领域布局加速,依托自身在光伏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制氢领域,纷纷与各大企业合作,所涉领域涵盖了从产品、设备、技术研发和后续的落地运营等环节,全方位保障氢能产业长足发展。
此外,2021年10月16日,隆基氢能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单台制氢能力超1000Nm3/h,并在今年4月12日,3台套1000Nm3/h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顺利启运发至西部某项目现场。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光伏的龙头企业,涉氢业务早已开展,在近几年更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早在2019年便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2021年6月18日,成立氢能全资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在2021年3月发布国内首款绿氢SEP50 PEM电解槽,功率为250kW。此外,阳光电源也纷纷与各大企业展开氢能领域的合作。
今年的3月26日,大唐海南氢能产业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据北极星氢能网了解,早在2020年,中国大唐6MW光伏就地制氢科技示范项目就已落户山西大同。该项目一期主要建设6×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100MW风电电站,接入现云冈热电公司发电送出系统,并配套建设150MW电极锅炉供热系统和10MW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系统,“制氢+储氢+加氢”同步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5000kg,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液化氢+光伏+供热”三位一体综合建设,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
此外,2021年6月,中国大唐与吉林省签约,双方将谋划实施陆上风电、绿电制氢等新能源项目。2022年3月,大唐海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东方锅炉签署《氢能产业综合示范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绿氢”为发展核心,共同推进氢能项目在海南的落地实施和综合示范应用。
除了上述企业外,还有不少光伏龙头企业对氢能领域展开布局,2020年,晶科科技与空气产品公司展开合作,双方基于其在制氢领域的丰富经验及领先技术,将“制氢”与“绿电”充分结合,共同推进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据北极星氢能网了解到,晶科科技将从方案的规划、调试到运营,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化定制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并为将来的可持续制氢制定标准,以这样的方式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在去年联手重塑集团就燃料电池系统全产业链的发展及光储氢热的应用领域签订合作协议。近日,浙江正泰新能源设计开发的燃料电池氢储能电站项目也已经正式实施。
2021年3月24日,东旭集团氢能发动机等现代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开江,同年7月10日,东旭光电新材料及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项目在河南洛阳涧西区开工,近日,东旭集团又与河南洛阳高新区签署氢能汽车产业园项目。
目前,从各大企业的布局来看,“光伏+氢能”的搭配将会成为未来的新风口,光伏与氢能的结合,可以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