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知家消息,近日,北汽蓝谷在上交所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针对外界对于“北汽蓝谷和华为‘闹翻’,极狐HI版交付可能成为问题”的传闻,北汽蓝谷回复表示,已注意到相关信息,针对不实报道,将采取坚决行动,以正视听。北汽蓝谷称,华为是公司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公司正在与华为紧密配合对相关工作进行推进。
公司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和绿色智慧出行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汽蓝谷主营业务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目前全力打造极狐、北京汽车两大品牌。2019年初,北汽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2021年9月26日晚,北汽蓝谷公告披露,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订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就营销渠道共享制定细化方案并实施,实现HBT项目产品在华为线上、线下渠道销售,计划于2021年底前实现双方于2021年4月在上海共同发布的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极狐阿尔法S(HI版)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合作。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极狐汽车的新款车型阿尔法S全新HI版开始接受预定,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受到关注。此外,公司还表示,正在与华为紧密配合对交付相关工作进行推进,如有该方面相关信息,公司会择机对外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汽旗下的新品牌,极狐被称为北汽蓝谷转型的一张“王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最高卖到了30万元以上。它跟麦格纳在中国成立了工厂,麦格纳是全球最大的整车制造商之一,从BBA到超跑都有涉足。左手华为,右手麦格纳,极狐手里的好牌很多。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极狐的销量不尽如人意。2021年,极狐全年只卖了6000多台车,平均月销量约500台。今年前几个月,极狐每个月也只能卖几百台。现在极狐在交付的车型有阿尔法T、阿尔法S,外界最期待的华为HI版车型,已经多次跳票。
北汽蓝谷3月25日晚间发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2.5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但两年净利润共亏了超117亿元。整体来看,北汽蓝谷,去年扭转了2020年的颓势,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北汽蓝谷的营收构成,并不乐观。财报显示,北汽蓝谷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 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为49.8亿元。也就是说,北汽蓝谷近4成的营收,都和卖车没啥关系。这部分营收,主要以新能源政策补贴,税收补贴等等营业外收入为主。
从销量上来说,现在的北汽极狐其实日子已经很难过了。今年前三个月才卖了3000辆,定的4万的目标更是被网友认为是太过自信。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华为问界M5在3月份交出的成绩单,3月份显示问界M5卖了3045辆,这比北汽极狐前三个月的销量总和都高。有网友指出,北汽极狐月销不过500,华为百度也扶不动了。华为有了AITO问界,北汽极狐的日子更难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的崔健演唱会,在视频号中以线上形式举办,极狐独家冠名。这是视频号首次尝试演唱会冠名直播,极狐品牌全程露出,超过4500万人在线看。然而这样的热度仍然没有让极狐火起来。有极狐车主自述“崔健也没让我们火一把”。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无法在销量上有质的提升,按照智能车赛道的迭代速度,留给北汽新能源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