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一句话,让特斯拉市值一夜间又蒸发了740亿美元。
上周四,马斯克在给公司高管的邮件中说,他对当前的经济有一种”super bad feeling” ,为此,特斯拉将裁减约10%的员工,并暂停全球招聘。
相比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年初两轮裁员7%和9%的比例,本次裁员无论是比例还是人数都是特斯拉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减动作。
对于这家位于市值榜首的车企而言,此消息一出可不得了。特斯拉股价直接从6月2日775美元高位暴跌至3日703.55元每股。
虽说百亿市值对特斯拉如过眼云烟,但是比起市值波动,更让人恐慌的是特斯拉大力裁员背后所透露的经济衰退的预警信号。
马斯克想裁员很久了
据外媒报道,在向高管发送前述邮件后,马斯克又向全体员工发送了邮件,马斯克在邮件中表示,裁员是因为他们在很多领域的员工过多。
不过,马斯克在邮件中强调,裁员不适用任何实际生产汽车、电池组或安装太阳能产品的员工。这也就意味着马斯克计划的裁员,不会涉及到特斯拉一线的生产人员,针对的主要是行政、人力、交付、售后等必要性不强而又相对过剩的岗位。
特斯拉2021年度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1年底,其全球员工人数为99290人,其中,约39%是生产工人。这意味着,即将被裁掉的近1万人,将从一线生产工人以外的6万名员工中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发布了100余个招聘岗位信息,其中主要是车辆软件和硬件设计工程岗位。这也表明,现阶段特斯拉对于一线技术人员以及生产人员仍给予较高重视。
虽然裁员操作并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事实上马斯克早就透露出裁员的意向。
上周四裁员消息曝光之前,马斯克已经给高管们群发了一封邮件说,要求员工每周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不少于40小时,如果不出现就视为已辞职。对于疫情居家办公的模式,马斯克已经感到十分不满。
他强调:你的级别越高,你的存在就必须越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住在工厂里——以便那些在生产线上的人能够看到我与他们一起工作。如果我没有这样做,特斯拉很早就会破产了。
两周前,马斯克被问及“是否认为美国经济正接近衰退”时曾表示,这实际是一件好事,把钱撒在傻子们身上这件事已经持续太久了,需要发生一些破产。“疫情居家办公让一些人觉得自己实际上不需要努力工作,该醒醒了。”
特斯拉或是“煤矿金丝雀”
对于特斯拉裁员的动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升人均创造收入。
过去三年,特斯拉员工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虽然每年收入增长36%,但每位员工创造收入的增长率只有7%,这给特斯拉近8000亿美元的估值造成下行压力。
而且,眼下全球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激增所引发的经济下滑风险正在上升,所以,特斯拉近期强制到岗令和裁员令的发布,主要是想借机缩紧固定编制,以逆转过去两年之内快速扩张带来的负担,对于特斯拉而言其实是降本增效的利好动向。
不过,除了自身的问题外,经济衰退的基调才是马斯克做出此决定的决定性因素。
业内认为,马斯克所感受到的”super bad feeling”以及特斯拉当机立断的裁员举措,可能标志着汽车行业的“煤矿金丝雀”(指即将到来危机的信号)时刻。
去年年底,有网友问马斯克下一次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马斯克回复说“预言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可能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但不迟于2023年”。今年5月的All-in峰会上,马斯克更是直言,美国经济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或将持续12-18个月。
尽管马斯克是全球有名的嘴炮,但是这一次,各路投资人士和汽车业内人士均对马斯克的观点和特斯拉裁员的决定持认可态度。
作为通用汽车主要投资者之一,财富管理公司Greenaven Associates首席投资官约什•桑布尔特表示:“尽管他的做法特立独行,但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
LMC Automotive总裁杰夫•舒斯特在谈到马斯克时表示:“经济衰退的风险很高,所以他所说的并不是极端情况。”
事实上,特斯拉早已不是出行市场中裁员的孤例。在美国,网约车平台Uber和Lyft上月表示,将缩减招聘和开支。二手车线上交易平台Carvana也表示,将裁员12%。在中国,前不久造车新势力小鹏和理想接连毁约校招生的操作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全球盖章的经济危机并未到来,但是除了马斯克外,来自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盛等知名投行关于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观点,早已在全美金融圈回荡多时。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就说:“经济风暴”就在我们眼前,没人知道是一场小风暴还是“桑迪”级别的超级飓风,我们最好做好准备。
可以说,现阶段无论中美,民间对于经济走势的定调都是以悲观态度为主。而在汽车产业,特斯拉这样的汽车行业龙头,而且是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标杆企业,其此番大规模裁员操作,很可能预示着后续一连串的经济下行走势。
拜登努力挽尊,难掩市场疲软事实
对于马斯克的”super bad feeling”,向来重视经济数据的美国总统拜登自然是不乐意的。
3日,拜登在特拉华州就美国5月份就业报告发表讲话,表示抗击通胀是其首要经济任务,美国人应该对经济充满信心。
在被记者问到对马斯克言论的看法时,拜登说:“在马斯克谈论该问题的同时,福特和Stellantis都在追加电动汽车的投资,福特已雇佣6000名工会工人来制造电动汽车,而英特尔为芯片制造计划新增2万人就业。”
尽管拜登政府试图缓解行业对经济的担忧,但是全球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激增所引发的经济下滑风险正在上升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虽然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通胀或迎来缓和的曙光,但更多的观点认为,这种缓和的速度是缓慢的,美国通胀压力仍然高企。
而且,相比起特斯拉这样成本至上的龙头车企,福特、克莱斯勒等转型后进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能创造的收入增长,也是相对弱势的。
从汽车终端市场来看,受疫情间歇性爆发和俄乌冲突对供应链冲击影响,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陷入了明显的疲软。
JD Power负责汽车数据和分析的副总裁泰森•乔米尼表示:“汽车行业正竞相寻找由被压抑需求构成的避风港,这部分需求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拉动销量。然而,隐约可见的经济风暴乌云正在聚集,并可能摧毁大部分的需求。”
产业数据公司Wards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新车销量相当于年化1268万辆,表现疲软,远低于疫情前的1700万辆。
尤其是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4月汽车消费零售总额大跌三成,5月乘联会预计月度销量132万辆,虽然环比4月大幅增长,但是同比去年5月163.5万辆的水平还是明显下滑。
现阶段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打响促消费第一枪,复工复产和其余大规模增量政策也将稳步推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的刺激政策本质上还是寒冬下的回暖举措,而非丰年中的再增收手段;要改变销量下滑的基调太难,如今的诸多举措只是让下滑势头不会显得过于惨烈。
眼下,华尔街对美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已经蔓延到首富马斯克身上,而作为汽车行业的代表,特斯拉此番大动筋骨,也应该引起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视,虽然大家都不希望风暴到来,但大家都应该做好迎接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