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再度飙升至120美元,逼近俄乌冲突后的高点,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上周五收盘,WTI原油期货收盘报120.47美元/桶,较4月初最低约93美元大涨近30%,布伦特原油盘中一度触及124美元/桶。尽管原油价格飙升,但高盛却表示,能源价格需要进一步攀升,才能削减消费需求,将油价目标进一步上调至140美元/桶。
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股市亦呈现期股联动现象。过去3个交易日,A股石油相关行业板块大涨5.48%,中国海油创上市以来新高,中石化、中石油等纷纷大涨。
国际咨询机构上调油价目标
高盛认为,全球市场供需情况将恶化,供应赤字或较之前进一步扩大,目前全球库存较之前减少了7500万桶。高盛估计,6月22日的赤字接近60万桶/日(按当前现货价格计算),这一新的赤字将使未来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的库存和闲置产能保持在创纪录的低水平。
根据高盛的说法,能源价格需要进一步攀升,才能削减消费需求,将油价目标进一步上调至140美元/桶。高盛能源研究主管、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Damien Courvalin日前表示,价格还没有高到足以降低需求增长的程度。
摩根士丹利预计,三季度布伦特原油基本预期价格为130美元/桶,而看涨预期价格为150美元/桶。原油贸易巨头托克集团CEO杰里米-维尔则表示,未来几个月,油价可能会达到150美元/桶。
中信建投期货也认为,原油供需格局依旧偏强,上周四成品油涨幅再次超过原油,欧美成品油裂解价差走高。终端消费数据仍处于上行期,维持震荡偏多思路。
近日OPEC秘书长也已公开表示,大部分成员国在石油生产方面已经达到极限。一方面产能增长已进入瓶颈期,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还在发展,供需缺口就会不断放大,导致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走高。
连锁反应已经显现
油价上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一,油价看涨背景下,沙特阿美6月5日表示,将7月旗舰阿拉伯轻质原油对亚洲的官方售价(OSP)较阿曼和迪拜基准原油的平均价格上调至6.5美元,高于6月份的4.4美元。
其二,金联创数据显示,受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带动,端午节后国内多数化工品大幅上涨。6月8日国内现货收盘,监测的129种化工品中33个品种上涨,上涨率25.58%。
其三,受成本压力预期影响,交通运输行业个股集体下行。Wind海运指数9日报跌4.85%,航空指数也收于1.95%的跌幅。个股中怡亚通跌超9%、长久物流跌超8%、中远海能跌超7%。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能源开采首席分析师左前明认为,我国的资源禀赋下,煤炭和煤化工还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仅有部分化工品和石油价格关联较大。在国内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下,煤炭价格相对全球市场而言更加稳定,比较优势明显。
(综合上游新闻、证券时报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