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规模231亿美元!中国3年内在“一带一路”国家拿下风电工程150个

美启网()获悉,9月25日- 9月27日,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其中的“风力发电和互联互通主题论坛”中,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副会长刘春发表演讲,分享了中国风电近年来“走出去”的情况。

刘春提到,中国风电产业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大主要优势包括:第一,中国风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可将成熟可靠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第二,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成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第三,合作方式多元化,可提供不同的服务组合。

此外,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20年-2023年三年中,中国企业在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签约风电相关工程项目150余个,合同金额合计231亿美元。装机容量超过23GW,承揽方式包括EPC、设备供货、土建施工和技术服务等。

以下是刘春副会长的演讲全文,经美启网编辑发布:

很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风力发电和互联互通主题论坛。就目前我国风电产业走出去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所以我就尽量简短时间。我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向大家做介绍:

第一,是我国风电设备取得的出口成效。前面几位专家也都谈到了中国风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并积极将成熟可靠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中国风力发电机组的出口始于2007年左右,截止到2022年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累计出口4224台,目前已经出口到全球49个国家,累计容量达到11.93GW。按照中国海关的统计,风力发电机组累计的出口金额,从2007年到2022年达到了89.2亿美元。除了整机以外,风电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制造的风电零部件出口大大高于整机出口,从中国海关统计看,2005年至今我国风力发电机组零件出口额长期高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出口额。2007年到2022年,风力发电机组零件累计出口额是210.6亿美元,整机是89.2亿美元,零件目前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远远高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出口额。根据行业的研究数据,在风力发电机组零件的出口中,国际市场渗透率比较高的是叶片20%-40%,发电机约占50%,住建约占50%,他同约占20%到30%,法兰(音)占到25%-4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风电零部件已深度融入国际风电产业链。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的排放约22.6亿吨,其中出口的风电和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3.8亿吨,约占全球统计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41%。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为全球应对气侯变化做出突出的贡献。

第二,中国风电产业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优势,这里我把它归为三大优势。

1、产业体系完备;前面两位专家也谈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基本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低风速风电技术,风电智能化水平等居世界首例。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2022年发布的全球风电供应侧报告,2021年全球前15强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10家,市场份额合计为53.5%。

依托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中国企业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用户,提供了集聚技术、质量、价格竞争力的丰富产品组合。

2、规模经济的优势;中国风电市场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到2010年,风电累计装机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截止到202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40%。大家也可以看到巨大的市场规模给中国风电产业带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

2010年-2021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66%,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的降幅接近56%。2021年,中国陆上风电开始全面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可以看到中国风电产业规模经济优势可以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风电项目大大提高经济的可行性,这是第二个优势。

3、合作方式的多元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在风资源测评,风电厂开发建设,设备研发制造,技术服务检测认证,投融资风电资源开发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能力按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风电项目的具体开发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组合。特别是在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融资方面。

根据机电商会的统计:2020年-2023年,在这三年中,中国企业在3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签约风电相关工程项目150余个,合同金额合计231亿美元。装机容量超过23GW,承揽方式包括EPC、设备供货、土建施工和技术服务等。

第三,中国风电设备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

1、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风电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但在中国市场以外,目前风力发电的出口量占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比例还比较低,2022年占比仅为6%左右。

我想这个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国内需求庞大,也就是强大的国内市场。

2021年高达51%,因此我国风电设备大部分要面向国内市场的需求。

2022年新增风机装机容量是36.8GW,出口是2.29GW,出口占比仅占到5.9%,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走出去相对时间比较短。

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国际业务的发展历史相比国际巨头时间比较短。风力发电机组一般要求寿命为20-25年。中国企业2007年左右开始出口风机的时候,丹麦维斯塔斯的风机已在北美市场运行了20年,因此中国风机设备在完整的生命周期运行纪录与国际先进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不足,品牌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国际业务能力需提高。国内外风电市场是不同的生态体系,法律、政策、标准、金融支持等不尽相同。而且各国新能源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政策变动频繁。深入开展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商务网络、国际资源整合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不足20年,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四,促进中国风电设备高质量出口的建议。

1、加强国际业务的规划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预计,2023年-2027年,未来五年全球陆上风电年均装机容量为110GW,海上风电年均装机容量26GW预计2023-203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000GW,面对如此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风电企业应着眼制定长远国际业务发展战略,在市场布局和研究全球供应链配置合作资源整合包括针对每一个市场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方面需要详尽计划,提高在国际重点市场的持久经营能力。

2、强强联合出海

中国企业有全球先进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工程建设企业。和以各大能源集团为代表的积极在供电国家投资建设风厂的企业,所以建议这些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已帮助共建国家风能资源开发规划和电网建设的咨询服务开始,形成投资、采购、建设、运维、服务全链条项目开发模式。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升新能源与储能平衡和电网运行能力最大化开发利用,包括风能在内的新资源。

3、创新金融支持方案

风电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建设和运营资金压力大,国际上多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的问题,我国金融机构传统的出口信贷,不太使用风电项目的融资需求,也建议中国金融机构、中国保险机构,应该针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加快金融支持方案的创新,统一绿色项目标准,为我国风电设备高质量走出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国机电商会是中国机电领域最大的行业组织,我们也愿意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助力我国风电设备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同时,机电商会也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的一员,我们也愿意将推动风电领域的相关会员企业,能够积极的利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的研究能力,广阔的国际平台等优势,共同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为您推荐